Copyright © 2018 泰安大凡神农制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鲁ICP备18019701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0457号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助推中药“走出去”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近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表示,中国是中药产品出口大国,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将有助于中医药进一步“走出去”。
房书亭说,目前中国有4000多家药业企业,其中中药企业1600家左右。政府应支持大型中药企业在行业内进行兼并重组,应用现代化管理体系,提升科技水平,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实力,进而带动中药“走出去”。
中药走出去首先要保证中药材的质量,这已成为中药材生产监管部门和药企的共识。2015年4月,中国政府颁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同时还提出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优质中药材生产等工程项目。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600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600多万亩。20多个省份还建立了400多个规范化生产基地。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文全告诉记者,中国将实施规范化的生产组织管理、标准化的药材质量管理和市场化的生产基地发展,提升中药材种植、加工的科技化水平。
在突尼斯工作的中国援非医疗队成员许金水告诉记者,因为湿冷的海风,突尼斯民众多发风湿病。鉴于针灸技术在治疗风湿病上的良好效果,突尼斯政府将针灸治疗纳入其医疗福利报销的范围。然而,中药却始终难以打开市场。
中药行业老字号企业北京同仁堂的一位销售负责人建议,中药“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消除医药文化上的差异。他说,在加拿大、荷兰、英国等国家,随着中医药学术交流和当地华人华侨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患者逐渐认可了中药。
为打破一些不合理的准入壁垒,中国的一些药企加强了和海外医药研究机构的合作,积累数据和理论基础。目前,同仁堂正在和美国加州Western药学院开展灵芝孢子粉抗癌机理研究,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合作开展中药成分安全性研究,与香港大学合作开展安宫牛黄丸安全性和机理研究。
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艳金说,中药“走出去”还应加强对仍未获得国际认可但具有良好效果的传统中药药方的研究和保护开发工作。在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发展成果的同时,遵循其固有特点,研究制定符合中药特点的国家认定标准和流程,向世界输出没有“变味”的中药。
“今年11月,中国中药协会一个科研小组将到澳大利亚进行中药研究交流,他们研发的一种由四味药组成的新药在澳大利亚进行到了第三期临床研究阶段,还有一批中成药在欧盟国家如瑞典、芬兰等国家也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有望进入欧洲医疗主流市场。”房书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