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8 泰安大凡神农制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鲁ICP备18019701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0457号
董事长寄言——企业的精神气质
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说,“没有精神气质的民族就是没有灵魂的民族。而美利坚民族的强大,从根本上说源于美国的民主制度与美国精神。”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企业同样也如此。他的所有员工集体散发出来的那些文化、哲学、内涵、精神,构成了这家企业的“个性特征”。而正是这些个性特征,才真正决定着一家企业的未来。
虽然精神气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中最虚拟又最本质、最柔软又最坚硬、最平和又最热烈的部分。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的发展要依靠内在力量的驱动,而精神气质就是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内在力量。在推动企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资源、资本、技术等物化因素可以通过交易和流通取得,这些方面的优势可以位移,而文化,特别是作为文化基础结构的精神气质则是难以通过交易和流通取得的。一个公司有优良的精神气质,从而有优良的文化基础结构,才能有优良的制度和机制、环境和秩序,继而才能吸引和聚集公司发展的各类资源。同时,企业拥有的综合优势,包括技术的优势,设施的优势,品牌的优势,网络的优势等等,都要有一种因素来激活、整合和实现。精神气质具有这种激活和整合的功能。
那么企业要打造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呢?对这样一个战略性问题的思考,必然要将其置于社会的、民族的静态环境和历史的、时代的动态因素中反复考量,还必须拥有开放的胸襟、未来的眼光以及学习的态度。笔者认为,打造企业的精神气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哲学。
哲学家费希特说过,“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哲学”。我们只有先深入了解员工的哲学,才能够指导并帮助其形成企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的年轻一代是特殊历史阶段形成的被“过分宠爱的一代”,往往带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哲学倾向,很多年轻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经受不了吃苦和挫折的考验,屡受打击以后又容易产生消极避事心态,终致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但这些年轻人身上也具备上代人所缺乏的优势,他们更新知识很快,有对成功的迫切渴望,且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奔放和个性张扬。企业应积极肯定并发扬年轻人的优势,帮助他们消除和改变可能存在的缺点及不足,只有这样,他们在企业中才能健康成长,勇担重任。
对于年轻人,企业首先要引导其形成自我发展哲学,就是要珍惜现在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事业平台,脚踏实地,争取抓住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展示和证明自己的机会,务必克除浮躁。要想方设法到能够磨炼自己的艰苦环境中去,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并视之为个人财富。其次,要处理好自我发展和公司发展的辩证关系,这样,自我发展才能为公司做出更大贡献,公司发展才能为自己提供更大舞台和更多机会。
2、英雄主义。
西方文化中有关于“英雄主义”的礼赞,今天的年轻人身上开始闪现可贵的“英雄主义”色彩,他们正在勇敢地把压制中国人数千年不堪忍受之重的犬儒桎铐打翻在地。
英雄主义就是对成功的不可遏制的追求,就是勇夺第一,勇挑重担,舍我其谁的勇气,就是一种“即使是颗螺丝钉,也是那颗最结实的螺丝钉”的精神。这里的英雄,是指能为公司做出贡献,充分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每个岗位都可以成为“英雄”。
企业应提倡在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大框架内展示自己的个性主张,鼓励员工通过正确的渠道“说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注意保护员工的英雄主义冲动。因为事业的发展需要那些工作在不同岗位的成千上万个真正的英雄,创造一个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公司上下都来激赏英雄,崇拜英雄,争当英雄。但是也应该坚决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不能迁就有功的员工。
3,责任意识。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影响和感染了全世界的年轻人,罗文上尉之所以成为一代人的楷模,正是因为他拥有超越常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执行力。大多数跨国公司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都把测试受聘者的责任意识放在第一位,并将其称为“杀手条件”,就是因为一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往往是先天性和潜意识的,是很难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和管理来获取和补救的。其实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受个人从业“哲学”的影响,职场中的罗文上尉就完成了这样的哲学转变:从打工挣钱到发展事业,从被动工作到热爱工作,从任劳任怨到自动自发,从被动约束到自我管理。
忠诚是最稀缺的社会资源和个人资源,其实追随也是一种富有价值的人生方式,因为在推动组织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才有可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4,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全球化加剧了竞争和淘汰步伐,经济发展取决于谁能更有创造性地运用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中国的综合实力世界排名28位,而创新能力却排名世界44位,这个关乎民族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是值得每位中国人深思的问题。
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活动,创新能力如同各项技巧,通过学习和训练,人人都可学会并提高。年轻人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创新能力勃发的时期。企业应高度重视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谨慎保护每个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力所能及地实行创新能力的培训并给予指导帮助,多发现、多激励,积极营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干部员工关系,给员工创造一个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这样才能唤醒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创新总是与冒险性、好奇心、想像力、挑战欲联结在一起,而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也紧密关联。现代的年轻人热情奔放,好学上进,充满浪漫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对传统的东西表现出本能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这些特点只要善加引导,就会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巨大优势。在有利于公司和本着培养未来“发展价值”的前提下,一定要大胆给年轻人“创”和“闯”的机会,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诚然,尝试中的失败是有责任的,但对于创新过程中的挫折和风险,企业应能够从失败中归纳总结经验,从中吸取教训,百折不挠地不断尝试和探索。
5,坚忍心态。
被称为商业圣经的《羊皮卷故事》,告诫世人成功的十大法则之一就是“坚持不懈,直至成功”。坚忍已经成为一切伟大民族或组织的最基本特征。
如今的商业社会变幻莫测,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复杂的竞争环境往往是年轻人无法承受之重,不少人心如浮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对前途一片迷茫,常常三心二意而敷衍了事,喜欢好高骛远而浅尝辄止,缺乏耐性和坚忍心态成为年轻人较为普遍的一个弱点。
坚忍是一种心境状态,因此它能够培养。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阶段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员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要轻易受他人影响而改变,专注的目标才能产生强烈的驱动力,固定的计划也同样鼓舞自己的坚忍精神。同时把个人的成功融于组织的成功,团队的协作与同事的热忱也能促进自己的坚忍精神。
6、献身精神。
献身精神是比奉献精神更加崇高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任何一个伟大而强盛的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所必需的精神气质,只有献身精神才可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巨大的震撼。历史从来只留下那些具有献身精神的人的名字。
心理学家严伯拉罕马斯洛说:“人的最终需要就是越来越接近希望的那种样子,越来越变成自己能够成为的那种人。”赢得员工献身精神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帮助员工完成自我实现—使员工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获得成功。企业首先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同时善于引导,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一条发展道路,把全部身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奉献全部智慧。
7、激情因素。
企业要树立“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的核心理念,并将激情因素注入到所有员工的心髓。人在有激情的情况下,做事效率与没有激情截然不同。企业就是要让每个员工在有100%能力的时候,激情因素促进自己发挥至120%。每个人永远以创业的心态来勤奋工作,饱含激情,奋发向上,充满“必胜的志气,蓬勃的朝气,开拓的锐气,高昂的士气。”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品牌、技术、资源、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包括所有员工必然要经历的一场精神气质上的嬗变,一种具有发展哲学、英雄主义、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坚忍心态、献身精神、激情因素等精神气质的企业文化,可能比物质的发展条件更为重要。
一个拥有独特精神气质的企业,也必然会成为令社会受益的人文积极因子,在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奉献领先的崇高的精神文明。